近期,我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及雷暴天气,防汛形势严峻。为切实提升团队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实践活动期间成员生命安全与工作有序开展,7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筑梦实践队召开应急安全专题会议,聚焦雷暴大雨天气下的防汛避险、应急响应等关键内容展开深入学习。会议由郭正昊担任主讲人,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会。
会议伊始,实践队队长林子雯结合近期全国多地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强调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她表示,当前雷暴大雨天气频发,极易引发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电力故障等安全隐患,作为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的团队,必须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将安全意识贯穿实践全过程。
随后,主讲人郭正昊围绕“汛期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展开系统讲解。他首先通过播放近期各地暴雨灾害新闻片段、展示防汛部门发布的风险预警图,直观呈现了强降雨可能带来的危害,让队员们对雷暴天气的破坏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知识讲解环节,郭正昊重点梳理了三大核心内容:一是雷暴天气的避险要点,包括远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易引雷物体,避免在低洼地带、地下车库等区域逗留,以及如何正确躲避雷击;二是洪涝灾害的逃生技巧,详细演示了如何判断积水深度、选择安全转移路线,以及被困时如何发出求救信号、利用身边物品自救;三是团队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了暴雨天气下实践活动的暂停标准、成员集合联络方式、应急物资的存放与使用规范等。
为确保学习效果,会议设置了情景模拟与互动问答环节。针对“实践途中突遇道路积水”“住宿区域出现漏雨”等可能发生的场景,队员们分组讨论应急处置方案,并由郭正昊逐一点评指导。有队员提出“若在户外与团队失联该如何处理”,郭正昊回应道:“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前往地势较高的安全区域,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团队,若通讯中断,可寻找附近有救援能力的单位或居民求助,同时牢记所在位置的标志性建筑,为搜救提供线索。”
安全无小事,万事需谨慎。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后续工作安排:同心筑梦实践队将成立临时防汛小组,由队长牵头,全员参与,每日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向成员推送预警信息;整理防汛应急物资包,配备雨衣、雨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物品,确保随时可用;队员们还计划联合实践所在地社区,开展防汛知识宣传志愿服务,向居民普及避险常识,共同提升基层防汛能力,共筑安全防线。
主讲人讲解暴雨天气应急知识 季粟萍摄
主讲人讲解暴雨天气应急知识 季粟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