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同讲普通话,共绘民族情 ——同心筑梦支教队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5 作者:张健恒 薛乐彤 审核:陈熙 发布:杨倩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7月2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同心筑梦实践队带着他们精心设计的推普小课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普通话的活动。

    “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活动伊始,实践队成员郭正昊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普通话的演变历程以及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志的桥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普通话助力乡村地区科技化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发展需要对接外部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普通话能帮助当地群众更好地与外界沟通合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吸引投资和游客,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当地儿童学好普通话可以更好的助力家乡建设,推动家乡走向繁荣。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接受程度,团队成员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游戏环节,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一句复杂的绕口令使在场众多学生陷入疑惑,实践队成员辛书瀚微笑着耐心向他们拆解这句话的结构,并借此机会科普了有关多音字的知识。随后,他又向大家展示出一些多音字绕口令,这些绕口令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学生们独立摸索着发音规律,逐渐加深了对多音字的了解。“我最开始学普通话的时候总因为多音字而云里雾里,听完这节课,我的好多疑问都解开啦!”四年级的呼博其同学兴奋地说道。

    诗词不仅能够跨越时空贯通古今,更是连接普通话与蒙古语、现代文明与草原传统的奇妙纽带。在课堂的“同诵一首诗,同唱一首歌”环节中,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与普通话的魅力交相辉映,学生们陶醉在诗词的美妙韵律中,不知不觉间将使用普通话的种4子埋在了心底。在实践队成员的协助下,学生们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发音,最终小小的教室被字正腔圆,情感充沛的童声齐诵充满时,实践队队长林子雯不禁热泪盈眶:“打破语言壁垒,看到孩子们能够用标准的发音与更广阔的天地沟通,这就是我们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所在。”

    此次支教推广普通话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普通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能够更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而学生家长也被全民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氛围感染,并肯定了实践队进行的推普工作。未来,同心筑梦实践队将继续关注蒙古族小学的普通话教育,深入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普通话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书写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普通话讲解 季粟萍摄

实践队成员采访学生 季粟萍摄